“電改”輔助服務獲突破 東北電力輔助服務進展如何?
近日,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環境保護部、國家能源局四部門發布通知,決定開展中央財政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工作。事實上,北方冬季的取暖工作不僅關乎碧水藍天,也關乎民生質量、關乎電網運行安全。
近日,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環境保護部、國家能源局四部門發布通知,決定開展中央財政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工作。
事實上,北方冬季的取暖工作不僅關乎“碧水藍天”,也關乎民生質量、關乎電網運行安全。
“東北保供熱與保供電同等重要,尤其是冬季,甚至可以說保供熱更為重要。”東北能源監管局(下稱“東北能監局”)局長戴俊良向新華網記者表示。
我國東北地區冬季高寒,供熱期長,供熱機組占火電機組容量超7成,供熱期系統調峰能力有限,在冬季電網低谷時期,如春節期間,調峰缺口可達600萬千瓦,電網低谷調峰存在困難,東北冬季一度出現二十多家火電廠單機供熱現象,供熱風險不容小覷。在電網消納能力不足的情況下,為保障電網運行安全和電廠可靠供熱,東北地區在冬季曾普遍采取棄風等方式。此外,發電設備大量閑置,火電機組長時間低效運行,經營堪憂。
“東北的電力體制改革要堅持‘問題導向’。電網調峰資源嚴重不足,熱電矛盾突出,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大量棄掉,解決這些問題太迫切了”。戴俊良說。
2014年開始,東北能監局先行先試,探索建立了市場化電力調峰機制,啟動了東北電力調峰市場,有效緩解了調峰困難。作為本次電力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電改9號文將“建立輔助服務分擔共享新機制”作為重點任務之一。隨著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的啟動和深入,和為應對近幾年東北用電負荷增長緩慢、供暖面積大幅增加,熱電矛盾和新能源消納困難加劇等問題,東北能監局對東北電力調峰市場進行全面升級,建立更加靈活、高效的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化機制。國家能源局于2016年10月正式將其列為國家級電力體制改革專項試點,這是我國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電力輔助服務專項改革試點。
火電“要我調峰”變“我要調峰”新能源消納顯著提升
自東北電力輔助服務市場2017年1月1日正式建立以來,東北火電通過低于最低技術出力深度調峰,一季度共為風電騰出38.54億千瓦時新增上網空間,相當于少燒123萬噸標煤,同時為風電企業增加了20.6億元售電收入。一季度東北地區風電發電量同比增長16%,棄風電量同比減少21%,遼寧省3月份棄風率更是降到2.11%的低點。同時,東北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搭建了省間調峰資源交易平臺,一季度東北三省一區之間跨省調峰支援交易電量4994萬千瓦時,實現了區域調峰資源的統籌優化,提高東北電力系統運行可靠性。
神奇的東北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如何在短期內取得這樣的成效?
戴俊良向記者表示:“我們認為應該用實時的市場價格信號反映東北調峰資源的稀缺程度,激勵發電企業主動、靈活的提供輔助服務,保障電力和熱力的可靠供給。這也是國家能源局落實總書記能源領域‘四個革命’重大戰略思想,推進能源供給和能源體制革命的具體實踐”。
據了解,東北電力輔助服務市場目前啟動了深度調峰交易、火電應急啟停調峰交易、跨省調峰交易、抽蓄超額使用輔助服務交易、黑啟動輔助服務交易等5個交易品種,未來還將開展可中斷負荷調峰交易、電儲能調峰交易、火電停機備用等交易品種。
在這之中,部分交易品種引入雙邊模式,風電企業可同電廠、電采暖用戶、電池用戶進行一對一電力交易,受益人更加明確,風電企業主動參與、尋找交易對象,積極性大幅提高。
同時,通過火電企業競爭調峰,“發電企業對調峰的認識產生了180度的轉彎,現在生怕自己調少了。”在全國煤價上漲情況下,火電企業通過調峰補償能夠有效轉化經營劣勢。據了解,東北地區目前約有89%的火電廠主動要求進一步深度調峰,77%的火電廠通過參與有償調峰將負荷率調到了50%以下,有效緩解了東北電力調峰困難局面,保障了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電廠的調峰機制由原來義務、被動變成有償、主動”。
東北電力輔助服務市場不僅讓風電嘗到了甜頭,核電也從中受益。據了解,遼寧紅沿河核電四臺百萬機組投產后,一直面臨電網接納能力不足問題。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啟動以后,遼寧紅沿河核電通過分攤有限的費用,今年供熱期間歷史性地出現三臺機組運行。
東北調峰市場自2014年10月至今運行兩年多,累計補償費用金額15億元,風電受益多發110億千瓦時,相當于少燒330萬噸標煤。
引導火電靈活性改造撬動十億元級別蓄熱產業
在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價格引導和激勵下,東北多家火電廠果斷決定開展靈活性改造,技術路徑多種多樣,其中也包括蓄熱式改造。戴俊良介紹,這不僅提高了機組調峰能力,還提高了供熱能力和供熱可靠性。電廠低谷時候的電力不上網,全部轉換成熱,儲存起來供熱,原本的供電廠就變成供熱廠。“對于調峰的概念就是100%到0”,戴俊良稱之為“無級變速”。
據了解,目前東北已經有華電丹東、華能長春等4家大型熱電廠完成了蓄熱式靈活性改造,增加系統調峰能力118萬千瓦。除了這四家熱電廠之外,東北還有許多熱電廠計劃或已經在進行蓄熱式靈活性改造。
“蓄熱改造實現了電與熱的解耦”。戴俊良表示。熱電廠不僅通過蓄熱式靈活性改造增加了供熱面積,還能夠從輔助服務市場獲取收益,這是熱電廠改造的源動力。
他稱,東北電力輔助市場撬動了東北蓄熱材料開采、加工、設備制造等整條產業鏈,保守估計,拉動了十億元級別的投資,這是意料之外的。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東北火電廠調峰積極性的提高,特別是火電改造等靈活性改造項目的實施,后期東北電力輔助服務市場規模將會穩步擴大”。戴俊良表示。
東北電力輔助市場“3.0”目標——“準實時市場”變“實時市場”
采訪中,戴俊良對東北電力輔助市場的未來升級,他口中的“3.0”版充滿期待。除了要全面實現8個交易品種外,他的目標是將現在的“準實時市場”變為“實時市場”。
他表示,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希望能夠真正實現電力的實時對應交易。目前,東北能監局已經對東北電力輔助服務市場的下一步工作有所部屬,繼續推動市場走向深入。
戴俊良介紹,具體來講,一是適時啟動其它交易品種。待技術支持系統完成后,將以試點的形式適時啟動可中斷負荷調峰交易、電儲能調峰交易、火電停機備用交易等其它交易品種。
二是強化市場監管。“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同志要求,能源市場化改革越深入,監管就越要有力,特別是要加強電力市場建設和電力市場秩序監管。”戴俊良表示,下一步要密切跟蹤電力輔助服務市場運行情況,建立市場運行報表制度,建立市場監管信息平臺,充分利用非現場監管手段,及時分析市場運行數據,查找問題;組織現場專項檢查,及時處理苗頭性問題。
三是完善市場規則。進一步擴大市場主體范圍,完善交易流程,發現市場運行中的問題,研究解決方案,及時修訂相關規則條款。
四是研究輔助服務市場未來發展。總結東北地區實踐經驗,結合國內外電力市場理論研究成果,深入研究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機制未來發展方向,設計可再生能源深度參與的新交易品種,構建監管有力、開放競爭、富有活力的東北輔助服務新機制,切實實現電網更安全,供熱更可靠,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納更有保障,防治大氣污染防治更有力的市場總目標。

責任編輯:電小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浙江“兜底”售電為何有人點贊有人不爽?
2021-12-20售電
-
分錢、分糧、分地盤…大秦電網招募售電合伙人
2021-01-28大秦售電,招募,貴州區域,合伙人,限50個,名額,月入上萬,不是夢 -
10月份用電量延續較快增長態勢 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2020-11-17全社會用電量,國家電網,產業用電量 -
能源市場“負價格”事件分析及啟示
2020-11-03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改
-
國家發改委給14家單位回函了!完善落實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的八條建議
2021-03-10國家發改委,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八條建議 -
2020年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河南、云南、山西、浙江、江蘇五省區改革推動成效顯著
2020-11-16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 -
貴州電網關于支持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的建議
2020-11-10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2021-10-15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目錄電價,電力,營銷系統,影響,電改 -
電改里程碑文件——真的放開兩頭
2021-10-15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電改新思維十七】目錄電價“天花板”被捅破,對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有何影響?
2021-05-20電改,電價,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大秦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