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今年2-11月售電公司獲利10.76億元的背后透露了什么?
廣東省2017年的電力市場化交易已經結束將近一個月,2017年12月份的履約期也將結束。12月20日,廣東電力交易中心發布了11月份的電力市場的結算通告。提煉了2017年2-11月十個月的電力市場的結算情況,主要數據如下
廣東售電公司第一年參與競價的時候并沒有偏差考核的概念,因此,當2017年交易規則設定2%以外的偏差需要被考核的時候,就有不少主體哀嚎這樣會殺死襁褓中的售電公司。
但是,從需求側盈虧情況及考核電費對比情況來看,偏差考核費用對需求側企業盈虧比例的影響不大。此外,偏差考核的設置讓電力用戶更加傾向把自己的電量交由售電公司代理,反而更加證明了售電公司的存在價值。

(二)供給側分析
下面我們再看一下廣東供給側2017年2-11月的結算情況。
從電廠的偏差情況來看,正偏差的電廠的數量跟每個月的用電需求有很大的關聯性。隨著2-11月用電需求逐漸增加,正偏差電廠數量比負偏差電廠數量多的情況會逐漸變成負偏差電廠數量多,并會出現無偏差的電廠。然而,除了4和5月即使正偏差電廠數量多于負偏差電廠數量的月份,在發電結余偏差電費方面支出欠發電費始終多于獲取多發電費。


(三)我們展望一下未來?
此前就曾有廣東電力市場主體跟晶見提過,“歷史總是在不斷地循環”,2018年的廣東電力市場不會和2017年一模一樣,但是很有可能會出現一樣的趨勢。因為負荷特性就在這里擺著,年初用電需求小,電廠為保證其發電指標,競爭同樣會再次激烈起來。已經完成的2018年長協和年度掛牌交易就已經很好的印證了這句話。
接下來就要看一個月后2018年的月度競價會怎樣發展了。
下面是晶見工作室根據廣東交易中心發布的結算通告整理的廣東2017年2-11月電力市場結算情況表:

原標題:廣東今年2-11月售電公司獲利10.76億元的背后有哪些故事?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云南公布2022年電力交易服務費收費標準
2021-12-222022年電力交易服務費 -
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公示1家售電公司注冊信息變更有關情況
2020-10-30售電公司,電力市場,北京電力交易中心 -
重慶零售側掛牌交易操作辦法征求意見稿:采用“雙掛雙摘”模式
-
廣西電力市場2021年5月月度競價交易價格環比上漲近9分 首次出現……
2021-04-26廣西電力市場 -
【重磅披露】國家電網前三季凈利不足200億,同比降幅仍超50%!(附國網利潤表)
2020-11-03國家電網,毛偉明,電改 -
14起典型電力事故案例分析,電力人必看!
2020-11-02典型電力事故,案例分析,電力
-
售電必備技巧:電力營銷、風險規避、交易和運營策略
2020-10-21電力交易,電價,售電研討會 -
全國售電市場發展趨勢及售電公司盈利模式
2020-10-20售電,售電公司,售電研討會 -
售電|售電市場絞殺激烈,售電公司該如何度過售電寒冬?
2020-10-16售電,寒冬,電網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