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電集團公司與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實施聯合重組”等行業資訊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與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實施聯合重組
經報國務院批準,中國國電集團公司與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并重組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國電與神華合并重組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
合并后裝機容量達2億千瓦,煤炭產量達34852萬噸
記者從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了解到,經報國務院批準,中國國電集團公司與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并重組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據了解,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于2002年12月29日成立,以發電為主,主要從事電源、組織電力(熱力)生產和銷售;煤炭、發電設施、新能源、交通、高新技術、環保產業、技術服務、信息咨詢等電力業務相關的投資、建設、經營和管理等業務。截至2017年6月底,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可控裝機容量1.43億千瓦,資產總額超過8000億元,產業遍布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煤炭產量達到5872萬噸。新能源發展獨具特色,其中風電裝機近2617萬千瓦,位居世界第一。
神華集團成立于1995年10月,以煤為基礎,主要從事電力、鐵路、港口、航運、煤制油與煤化工等業務。據中國神華2016年年報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神華投運電廠總裝機容量5629萬千瓦,煤炭產量28980萬噸。煤炭銷售量39490萬噸,其中港口下水煤量22640萬噸。
合并后,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裝機容量達2億千瓦,煤炭產量達34852萬噸。
國電電力云南新能源借力“天鴿”搶發電量創佳績
8月26日,國電電力云南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順利消除臺風“天鴿”帶來的不利影響,確保了安全生產穩定,并借力臺風,單日發電量達293.69萬千瓦時,創云南新能源小風月單日發電量新高。
今年以來,云南新能源實施多項舉措應對極端天氣。該公司在進入雨季伊始就成立了防汛辦公室,安排了防洪防汛24小時值班人員,各風場建立防洪防汛24小時值班制度,并根據自身特點,編制了防洪防汛應急預案,認真組織學習和演練,形成全員聯動機制。
臺風“天鴿”登陸后向偏西方向移動,云南局地出現大暴雨。云南新能源下屬四個風場地處山陵地帶,由于風場地質結構復雜,道路邊坡容易垮塌,部分地段在暴雨下有引發泥石流風險。該公司全面開展防洪防汛隱患排查,完成了易滑坡路段的道路加固,同時加強防洪防汛物資的檢查和購置,專門設立防洪防汛物資臺賬,由專人檢查補充。
臺風在進入云南過程中風速逐步減弱為12米/秒,正是風機理想的發電風速。該公司搶抓有利時機,重點排查還未完成定檢的部分風機,對該批風機進行端子緊固等預防性檢修;全面巡查集電線,清理集電線、桿塔周圍容易被風卷起的雜物;在臺風到來之際,加強值班監視,根據監控參數及時進行調整,確保最大限度利用臺風過境搶發電量。
吉林龍源同發風電場年發電量突破2億千瓦時
截至8月25日,龍源吉林公司同發風電場(249.9MW)年累計發電量突破2億千瓦時,同比超發1402萬千瓦時,完成年度計劃電量的71.2%。
2017年,該風電場認真貫徹落實集團公司、龍源電力年初工作會精神,緊緊圍繞“穩發、爭發、搶發”任務,堅持以安全生產為前提,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搶抓電量為龍頭,全面發揮老場技術優勢和規模優勢。統籌兼顧風電機組精維護工作,全面加強運行維護和綜合治理,提高設備可靠性,保證設備安全穩定運行;強化機組指標管控,開展β值分析和區域對標等工作,找準自身問題,及時糾偏,提升發電能力;密切跟蹤把握風功率預測情況,加強與省調協調溝通,及時了解電量調整計劃,確保“壓紅線”運行;科學安排電量外送工作,在保證收益基礎上,合理增發電量。
河北龍源東灣風電場實現連續安全生產2000天
截至8月28日,龍源河北公司東灣風電場實現連續安全生產2000天,再次刷新該場長周期安全生產紀錄。
東灣風電場牢固樹立“大安全”工作理念,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以“突出重點、抓住中心、堅持預防、強化監管”為原則,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積極開展風電場設備隱患排查治理和設備定期維護,堅持定期檢查、限期整改,逐條逐項落實,做到閉環管理,提高健康水平;狠抓安全文化建設,加強風電場人員安全培訓、宣傳和教育,提升全員安全素質和自律意識,時刻牢記“安全在于時刻警惕,事故源于瞬間麻痹”理念;規范使用安全工器具和個人勞動防護用品,嚴格執行“兩票三制”,確保風電場安全穩定運行。
國網吉林電力積極促進新能源消納
跨區外送與就近消納相結合,1~7月風電、太陽能發電消納同比增長26.81%、541.04%
8月25日,從國網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傳來消息,截至目前,今年吉林省直調新能源累計發電量達58.16億千瓦時,占總發電量的15.44%,占全省供電負荷的15.84%。1~7月,吉林電網風電、太陽能發電消納同比增長26.81%和541.04%,棄風率同比下降14個百分點。
近年來,吉林省委省政府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大節能減排力度,鼓勵清潔能源發展。國網吉林電力在優化能源結構上下功夫,全力推進清潔能源消納,助力重點企業節能降耗。
國網吉林電力結合實際情況制訂《吉林省發電調度日前、日內發電計劃編制規則(試行)》,修訂《吉林電網新能源優先調度工作實施細則》,編制《吉林省富余可再生能源跨省區現貨市場調度管理辦法》。
國網吉林電力積極開發可再生能源現貨市場技術支持系統,實現富余風電自動上報和出清,完善新能源日前計劃系統和日內智能調度控制系統,確保富余風電計劃的分解和執行。
國網吉林電力進一步加強常規機組調峰能力管理,開展30萬千瓦火電機組啟停調峰研究,組織供熱機組深度調峰實驗,落實火電機組非常規調峰措施,優化檢修計劃安排,結合短期新能源功率預測,及時調整風電送出通道設備檢修時間。同時,該公司積極參與東北調峰輔助服務市場、富余風電跨區交易、風電大客戶直接交易,拓展清潔能源消納空間。
國網吉林電力把加快建設堅強智能電網作為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的關鍵。該公司積極推動特高壓入吉,東北交流特高壓提案已由全國政協交國家能源局辦理。該公司完成“十三五”電網發展規劃滾動修編工作,吉林電網500千伏規劃項目全部納入“十三五”國家電力發展規劃。±800千伏扎魯特—青州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建設中,該公司承建扎魯特—吉林配套輸變電工程,4回線路工程基礎已完成90%,昌盛開關站設備基礎完成83%,長嶺、向陽、吉林南變電站進入二次設備安裝調試階段。這些工程建成投運后將大幅提高吉林電網的外送能力。
為促使新能源就地消納,國網吉林電力大力推動冬季風電清潔供暖試點項目建設,促請吉林省政府出臺電采暖補貼政策。目前,吉林省已建成大唐向陽、中廣核大安兩個風電供暖示范項目,年消納風電約7000萬千瓦時。華能長春熱電廠、國電投白城發電廠靈活性改造項目投產,年多發風電4.5億千瓦時。
大唐文登風電場完成年度定檢工作
8月24日,文登風電場在省公司、煙臺公司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經過三天三夜的艱苦奮戰,順利完成年度定檢工作任務。
本次定檢工作,該風場提前制定了嚴密的《2017年度定檢任務書》和《定檢消缺項目表》,對定檢工作的每個階段都提出了具體的實施內容和時間要求,任務分解到人,做到層層落實,步步推進。
同時,根據發包工程審查標準,認真檢查發包工程人員資質,做到人證對應;審核三措兩案并對外來人員進行安全教育考試,與外包隊伍簽署安全措施交底單,確保本次定檢工作安全進行。
本次定檢中,該風場結合現場實際,著力加強對管理標準、工作標準、技術標準、設備分類、臺賬清查等工作的完善,全面夯實基礎工作,確保今后有據可查;同時,在現場安全管理方面,公司相關責任人駐扎現場,做好協調和監督,確保整個定檢過程符合安全規范和技術規范,杜絕違章行為,避免事故發生。
據了解,本次定檢,該風場共完成變電設備計劃檢修項目52項,定檢計劃消缺項目46項,檢修過程發現消缺項目33項。
3項風電行業標準 12月1日起實施
國家能源局日前批準公示了120項行業標準。其中包含風電標準3項,分別是:《風電場調度運行信息交換規范》、《風電場有功功率調節與控制技術規定》、《風電機組高電壓穿越測試規程》。這3項風電行業標準將于12月1日正式開始實施。
風電機組高電壓穿越能力指當電網故障或擾動引起電壓升高時,在一定的電壓升高范圍和時間間隔內,風電機組保證不脫網連續運行的能力。《風電機組高電壓穿越測試規程》適用于并網型風電機組,規定了風電機組高電壓穿越能力的測試條件、測試內容、測試要求、測試程序和測試報告內容。
我國水電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全球居首
記者近日從國家能源局獲悉: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能源結構顯著優化,為推動能源革命、保護生態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到去年底,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5.7億千瓦,約占全部電力裝機的35%;非化石能源利用量占到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13.3%,比2010年提高了3.9個百分點。目前,我國水電、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已穩居全球首位。
水電持續擴容。十八大以來,我國新增水電裝機約8300萬千瓦,預計2017年底總裝機約3.4億千瓦,年發電量超過1.1萬億千瓦時。5年間,我國開工和投產了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壩等一批300萬千瓦以上的大型水電站。其中,溪洛渡水電站裝機規模居世界第三位。
風電領跑全球。2012年以來,我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連續4年居世界第一。截至去年底,風電累計新增裝機容量8758萬千瓦,成為煤電、水電之后的第三大電源。
光伏發電快速擴大。自2013年起,連續4年新增裝機容量超過1000萬千瓦。去年底,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達7742萬千瓦,連續兩年保持全球第一。
在快速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同時,我國也加快了傳統能源清潔高效利用的腳步。
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穩步推進。到去年底,已累計完成超低排放改造4.5億千瓦、節能改造4.6億千瓦,分別占2020年目標的77%、73%。同時,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明顯提升。在積極研發超超臨界發電、煤基多聯產等先進發電技術的基礎上,我國火電機組平均供電煤耗已達321克標煤/千瓦小時,其中660—1000MW超超臨界發電機組總裝機已達1億千瓦,居世界首位。新型煤氣化、直接液化、煤制烯烴等技術也整體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各領域電能替代取得顯著進展。為適應新能源汽車的逐步普及,我國加快了充電基礎設施產業的發展。截至今年4月底,全國累計建成公共充電樁17.1萬個。其中,城際高速快充站加快建設,已形成“六縱六橫兩環”格局。
成品油質量加快升級。今年1月1日起,全面供應國五標準車用汽柴油,我國長期以來“車好油劣”的狀況得以改善,大氣污染物排放有效減少。
四家荷蘭機場將于2018年使用風力發電
據ATW新聞報道,根據與可持續能源供應商Eneco簽訂的一項15年協議,由皇家史基浦集團監管的四個荷蘭機場將從2018年起使用風力發電。
這一協議包括史基浦機場、鹿特丹機場、埃因霍溫機場以及萊利斯塔德機場。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資本市場:深度研究火電行業價值
2020-07-09火電,火電公司,電力行業 -
國家能源局印發2020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從嚴控制、按需推動煤電項目建設
2020-06-29煤電,能源轉型,國家能源局
-
高塔技術助力分散式風電平價上網
2020-10-15分散式風電,風電塔筒,北京國際風能大會 -
創造12項世界第一!世界首個柔性直流電網工程組網成功
2020-06-29?清潔能源,多能互補,風電 -
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集體默哀儀式
2020-04-08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今后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區內不再審批和新建小水電站
2020-06-29小水電,水電站,水電 -
3.2GW!能源局同意確定河北新增三個抽水蓄能電站選點規劃
2020-06-29抽水蓄能,抽水蓄能電站,國家能源局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官司纏身、高層動蕩、工廠停產 “保殼之王”天龍光電將被ST
2020-09-11天龍光電,光伏設備,光伏企業現狀 -
央視財經熱評丨光伏發電的平價時代到了嗎?
2020-08-24儲能,光伏儲能,平價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