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論大數據
數字經濟重塑全球競爭力
數字化、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為現實生活提供了更多可能;數字中國、網絡強國、智慧社會等新圖景,為大數據和社會治理發展指明了方向;《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等新政策,為進一步做好互聯網工作、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打下了堅實基礎。抓住機遇要快干,更要實干、會干。發展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全球主要大國和地區重塑全球競爭力的共同選擇。目前,全球22%的GDP與涵蓋技能和資本的數字經濟緊密相關,中國的數字經濟占GDP比重達三成。
——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副院長 侯云灝
進一步挖掘城市數據紅利
網絡空間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數據和信息太多,需要進行分析、判斷、篩選、整理、挖掘,這是當今互聯網大數據和社會治理關注的話題。我們非常期盼進一步把互聯網大數據運用和社會治理結合起來,尤其是和南京的社會發展實踐結合起來。近年,南京市成立了政務大數據研究院,在運用大數據創新社會治理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何進一步挖掘城市蘊含的數據紅利,進一步打通信息孤島,進一步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有待我們深入思考、積極推進。
——江蘇省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長 曹路寶
探索互聯網+政務多元模式
各地黨政機關統籌兼顧,線上線下雙管齊下,通過互聯網、運用大數據促進社會治理創新,探索“互聯網+政務”多元模式,提升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我們要抓住歷史性機遇,打通政府企業之間的數據壁壘,實現有效的共享和發展。人民網2006年建立大數據池和案例庫,推動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以“數據+咨詢+民意”為方向,以網絡文明為地圖,通過榜單指數研究,逐漸成為行業標準的引領者。
——人民網副總裁 唐維紅
單一數據再大也不是大數據
大數據正在構建政務服務形象的新勢能。一是洞察受眾需求,開展針對性互動傳播;二是發現公眾需求,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務。單一的數據再大也不是真正的大數據,整合的、連接起來的大數據才有意義、有價值。2018年,我們將繼續結硬寨、打快仗、廣積糧、抓活魚。結硬寨是要建立大平臺微矩陣;打快仗是要第一時間掌握主動權,自媒體時代沒有黃金時間,只有第一時間;廣積糧是要最大程度掌握數據信息,貼近社會需求,生產正能量產品;抓活魚是要借勢借機蹭熱點,加大互動化傳播。
——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主任助理 閆 永
多維度考量大數據
大數據研究需要注意快變量與慢變量的區分。互聯網治理、城市治理有大量的政策,政策的變化就是一個快變量。例如,房地產政策變化牽涉到銀行、金融、土地等多方面,這些都是關于快變量的思考。而真正的慢變量是人的變化,例如,春運期間人口的遷移,能為我們提供很好的案例。另外,還要考慮個性和人性的問題。治理過程中,是不是每一個主體都能與時俱進?個性化有沒有被充分發揮?政府的決策過程是否有全民參與,從而使智慧城市的治理從個性化走向人性化?這些都值得思考。
——盤古智庫學術委員 張禮立
打造中國特色新型智庫
倡導政府管理部門與產學研等社會各界加強交流和合作,積極促成互聯網大數據在法治的前提下開放共享,發展新時代下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助力國家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互聯網大數據,包括互聯網輿論平臺上的思想觀念類數據,以及“互聯網+”平臺上人類經濟社會活動的行為等數據,應與實體經濟數據和社會調查數據相結合,有助于科學地評測一個地方的營商環境、居民生活便利度、人民群眾獲得感。
——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副主任 祝華新
以上觀點摘自2018互聯網大數據與社會治理南京智庫峰會

責任編輯:馬麗芳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