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萊茵TüV李衛春:技術、風險以及質量 是決定儲能商業化的關鍵
為助力中國儲能企業與國際接軌,同時致力于推動中國儲能產業機制的建立,實現儲能技術商業化,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舉辦的儲能國際峰會暨
為助力中國儲能企業與國際接軌,同時致力于推動中國儲能產業機制的建立,實現儲能技術商業化,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舉辦的“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2018(ESIE 2018)”于2018年4月2-4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德國萊茵TÜV集團大中華區太陽能與燃料電池技術服務總經理李衛春發表題為《儲能商業化實踐及技術風險控制》的演講,速記內容如下:

感謝主持人,我叫李衛春,來自TUV萊茵。我的內容也是比較簡單的,主要是講一下儲能的商業化的問題,在講比較嚴肅問題之前有更多的展望。
我們看一下全球范圍,儲能的機會在哪里?大家在座有很多年輕人,加入這個行業非常有前途的,儲能的未來在哪里?談了很久的,在儲能聯盟會議上參加第四屆了,每一次人越來越多,說明大家對儲能這個行業非常關注。第一個,新能源的發展,看一下未來35年,整個全球對于新能源的布局,這個布局就給儲能帶來非常大的應用空間。
如果要有經濟數字和指標來衡量的話,我覺得每年都是萬億級的市場,這是毋庸置疑的。這是儲能廣度的問題,當然還有電動車,電動車的發展帶動儲能帶動移動的儲能方式,整個商業化應用。僅僅這兩個已經是非常龐大的市場。
看一下縱深,把這個速度發展起來,我覺得各個地方對于儲能激勵的政策是非常重要的加速度。目前在一些主流的商業市場,我們可以看到和想到的目前只關注國內的市場,當然國際的市場也非常成熟了,從美國、德國、澳洲、日本,他們有相應的補貼政策,整個產業發展起來,商業化的節奏已經很明顯。當然每個領域的應用可以回頭給大家介紹一下,當然中國也有機會了,為什么,2017年7月11號整個儲能的發展指導意見,包括南網公司的專家講的,一度電5毛錢的補貼在今年年初的時候1月份出臺這個政策,我相信對于中國的儲能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和推動,甚至是帶領。
我們看一下整個出嫩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思路去理解,怎么去應用的,它的具體應用場景是怎么樣的,我們可以看一下。TUV來賓總結了三個方向,一個是互用的應用場景,結合光伏、分布式發電,還有商用的,這是用戶側的儲能應用場景。還有一個電力系統,也就是發電側的。如果典型應用是智能電網、智能社區、職能城市這樣一個智能家居,在應用端體現出來。這個跟行業有很多的交流,現在落實到真正的應用場景,看一下,儲能已經在我們跟前了,不是在前兩年談得是未來,談得整個應用面是什么樣的,想像當中是什么樣的,現在勾勒出一個具體的應用場景了。我認為智能電網的發展和應用,儲能的價值體現的淋漓盡致,削峰填谷包括對儲能的應用。當然未來的需求可以更多智能化一點,對于電能的管理,不管是傳統能源、新能源,還是真正的應用,怎么滿足用電客戶的需求,儲能在這里面發揮什么樣的價值,智能化是我們對它未來的期待。我想這個很多的商業公司,包括電力研究院,包括儲能公司,包括天合都已經在思考。
第二個應用場景是我們智慧城市,或者說智能微網這也是應用領域,儲能帶來的價值,很重要一點,我們現在很多行業里談的,特別年輕人非常感興趣的能源互聯網一定應用場景落地的,必須是,肯定是,一定會。
虛擬電廠的構建,對于能源互聯網的支持,在它的運營模式和系統管理方面,在能源優化方面一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同時還有整個的商業價值。當然對于電能提升,包括能源效率提升有非常大的幫助。我想還是體現出智能化,這個對于儲能來講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因為能源有,之前有,現在有,未來有,儲能很大的幫助改善新能源的比例和滲透率,讓新能源智能化起來。這個很快,特別是中國56個智能微網的項目示范運營落地以后,再有一些補貼政策很快。
利用的場景智能家庭,在能源領域里面,重大用戶節省電費,在裝儲能了以后完全解決這個問題,小型的分布式發電嗟來和的話,讓你的能源有時間上的管理,題在用的時候和不在用的很難去共享,加了儲能就可以實現這個目的。是不是自發自用走到整個的離網模式,不是大電網了。是不是現在的和未來想像的用電習慣結合起來,電動車,系統的家庭所有的能源使用,包括發電如何進行有效的整合,進行一個一體化用的模式。我們完全可以想像,包括日本在2030年提出了一個零能耗住宅,加了儲能完全可以達到的,達到智能化的零能耗住宅。
不管是哪一種應用場景,從整個拓撲結構或者運營模式來講就是管個三個流量,它的性能達到最佳,對于用戶來講,能量使用過程最方便的,無非達到這個目的。從商家達到體現最大的經濟價值,這個儲能要實現的它的目的關鍵所在。但是儲能在未來前途很好,應用場景也很多,包括它的未來也可以去暢想,如果實際落地,項目、產品、應用要實際落地的話還是有很多的挑戰。這個是需要我們重點關注的,特別是市場準入過程當中,在發展持續化發展需求當中,你對于這些技術、風險還有質量的把控,是決定儲能是不是走得很遠,發展很好的關鍵。從地區安全,電視金融,未來組成能源互聯網,作為能源互聯網的基礎設施,會不會優化這個系統,而不是影響這個系統。并網、電視安全、功能安全,包括一些通訊的技術要求,特別是未來如果說你通過能源的管理達到你的現金流的管理,信息安全的要求,信息安全這樣技術要求能不能滿足,包括它的整個性能,是不是可以達到可預期的全生命周期,在你的財務測算模型之內的。
還有一個環境保護的問題,這都是擺在我們面前實實在在的挑戰,看好這個技術,在未來生活當中是需要解決的。
我們舉一下德國的例子,德國是新能源發展非常發達的國家,也是一個領先的國家,它對于儲能的應用在前期的價值早就認識了。所以在2013年5月1號的時候,德國出臺了補貼政策,光伏加儲能的補貼政策,它的標準發展非常成熟,非常快。如果進入德國市場準入門檻比較符合這個要求,電視安全、電信安全有所考慮,而且形成比較具體、比較清晰的文件。我們在德國也有非常強大的技術團隊和人員,我們進入德國市場已經有充分的技術支持。當然德國在思考,未來新能源比例上去以后,配置儲能以后,對于整個能源管理,包括電網、能源平衡,對于用戶的用電習慣等等還碰到什么樣的挑戰,他們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這個問題,從電網接入出臺這個要求。包括要并網、離網、入網考慮什么問題。可喜的時候,2017年7月份針對儲能完整性的標準,在全球范圍內唯一的一套針對儲能系統不單單是電池,儲能系統完整一個標準,這個標準涵蓋了,進入這個市場所有的要求,從你的所有的指令符合到安全,到電池安全,到有毒有害物質含量,包括電子廢氣品的回收,包括混淆污染,包括你的系統測量,還有儲能系統在關鍵指標上的控制,電流、電壓、溫度,在正常模式下的控制,還有對它精度的要求,這個標準目前來講是一個非常完整,而且有指導性的一個標準。
TUV萊茵很早接觸這個儲能,最早接觸儲能是因為光伏,35年前在萊茵總部接觸了光伏,針對政府發展光伏的愿望提供技術支持,隨著光伏的發展,儲能的需求突發了,體現了,產生了。延續為行業提供技術服務的腳步,我們就開始了對于整個系統的研究和技術方案的整合,年前對整個儲能的應用和系統技術指標進行應用。電池還好,因為ID也和移動通訊的發展,在幾年前具備了。如果要進入一些剛剛談到商業市場是有補貼的,如果在這些市場有一定的法規性符合,TUV萊茵頒發資質證書可以拿到補貼,特別是日本有一個組織審核你。在德國是一個電子系統的安全導則,目前在整個海外市場,主流的這幾個國家,德國、日本、韓國剛開始,補貼非常好,甚至你的電價的5倍,這是一個非常刺激的市場,在目前看來,在澳洲、美國這是主流的市場。我們現在形成一站式的服務體系。隨著市場的發展,怎么樣給市場提供有效的服務。
儲能非常好,前景也非常好,但是挑戰非常大。我們對這樣的市場準入的要求,目前儲能面臨的技術風險提出一整套的服務模式,我們已經具備這樣的經驗,我想有能力,有資格,有這樣的資質為行業提供這樣的服務。早在2015年4月30號的時候,推出POWERWALL的產品,童年6月份進行技術交流和技術支持,10月份拿到TUV萊茵的授權,目前已經進入全球的市場,日本還沒有進入,進行相應的市場和技術支持。
除了特斯拉在全球范圍內還有很多具備成熟應用方案和產品的企業,特別是在亞太、歐美,主要以松下、三星、LG為代表的這些亞太的企業,美國以特斯拉為代表,德國是相應解決方案最豐富的國家,它的市場標準,還有政府支持是最完整的一個市場。大家可以看到左上角和右上角有兩個非常著名的公司,跟特斯拉整個運營模式是比較接近的,電動車+商業互用儲能的業務模式,SOLARWATD是BMW購買的公司,是德國主流的最佳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中國也有,像天合,以前在PCEM有優勢,把整個系統整合起來。還有做組件的,市場占有率非常大的,擴大他們的產業規模和技術應用。另外新興的,專注于做儲能的。在中國的市場已經有很多的成熟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了。
我們在2017面做了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做了儲能白皮書,這個白皮書是跟中國儲能聯盟一起打造的,我截取里面關鍵的信息給大家分享。在未來儲能主要應用場景很豐富,本來看一下哪一個最主流的,這個調研我們是花一年的時間,這些數據是我們直接從行業調研的,一年的時間,由我本人以及行業的專業人士調研了150份左右,大約通過200份通過會議和展會的方式進行互動的,非常有參考意義,不一定你做商業戰略決策的依據,但是你可以參考。本來考慮一下儲能應用場景,在設想范圍內是不是可以冒尖的,其實很平均的,說明整個儲能的應用,各行各業很關注,應用領域廣泛。
目前大家很看好,速度還沒有調起來,最重要的原因是價格的問題,70%的人認為價格太高了。在未來會有什么樣的期待和可能性,在發展速度方面,68.5%認為高速發展,政策對于產業的推動也是很關鍵的。還要看一下主流市場在哪里?如果大家對儲能應用解決方案,大家可以看一下最主流的,中國、美國、日本、德國在未來3-5年時間,最看好的就是酸鹽鋰電池,再過三年這個答案會不會改,商業化落地。謝謝大家。
以上發言未經嘉賓審核發布。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