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懟上“禿鷲”爭奪美電企控制權
股神巴菲特與禿鷲基金艾略特(ElliottManagement)開戰了!7月7日,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Hathaway)向美國德克薩斯州輸電公司Oncor發起收購,此舉引起了后者破產母公司EnergyFutureHol
《紐約時報》指出,Oncor能夠很好地契合巴菲特的能源目標,后者目前已經擁有愛荷華州、內華達州和猶他州的公用事業公司。2016年,伯克希爾˙哈撒韋能源公司為母公司240.7億美元的凈利潤貢獻了9.5%。
伯克希爾˙哈撒韋能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兼首席執行官GregAbel表示:“這筆收購案結合了兩家公司的優勢,我們共同的目標都是提供卓越的客戶服務,并承諾投資重要的基礎設施,使得德州的能源網更強大、更可靠。”
Oncor方面樂觀態度,該公司首席執行官BobShapard表示:“被伯克希爾˙哈撒韋納入旗下之后,我們將獲得更多、更豐富的運營經驗和財務來源,對于Oncor的未來發展有利無弊。”
初步預計,這筆收購案將于第四季度完成,不過仍需得到德州監管機構、美聯邦監管機構以及破產法院的批準。
艾略特“插足”爭搶控制權
巴菲特對Oncor發起的收購,引發了EFH債權人的關注,其中最大債權人艾略特反對聲最大,并宣布加入控制權爭奪戰。事實上,EFH債權人一直圍繞如何分配這個公用事業公司的利潤而爭論不斷。
路透社7月10日消息稱,艾略特向Oncor發起收購,包括債務在內收購價高達185億美元。艾略特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巴菲特約180億美元的收購價對部分債權人補償不足,公司決定發起收購,此舉能夠為債權人提供更高利息。
據悉,艾略特或尋求將其在EFH的債務轉為股權,并尋找外部股權合作伙伴來為交易進行融資。艾略特擁有EFH80%股份,剩余20%股份則由加拿大安大略市職工養老保險基金(OMERS)基礎設施子公司Borealis,以及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持有,目前尚不知道少數股份持有者的態度。
彭博社指出,如果巴菲特收購Oncor,有望成為EFH的第二留置權債務持有人,這將直接沖擊艾略特的地位,迫使后者不得不予以回擊。目前,艾略特持有29億美元EFH擔保和無擔保債務,足以將巴菲特“拒之門外”。
雖然艾略特的收購條件優于巴菲特,但未必能獲得監管機構和破產法院的青睞,畢竟曾斥資184億美元力圖收購Oncor的美國風力發電公司NextEraEnergy已經“折戟沉沙”。去年7月,NextEraEnergy向Oncor發起的收購案被德州監管機構以“不符合公眾利益”為由而駁回。
盡管巴菲特需要在沒有艾略特的支持下尋求監管機構和破產法院的許可,且90億美元的收購價并不高,但足以取悅這些審核者。事實上,巴菲特的勝算比艾略特大,前者的優勢在于精準的投資眼光,監管機構和破產法院更放心將具有發展潛力卻身陷破產泥潭的電力公用事業公司交給巴菲特這樣的戰略投資者來管理。
此外,伯克希爾•哈撒韋承諾,一旦完成收購將立即“消除所有債務”。與NextEraEnergy對Oncor的“整改融合”不同,巴菲特不僅降低了收購價,同時表示將保持Oncor的業務穩定性,這意味著任何財務問題都不會影響到Oncor的客戶。
反觀艾略特,雖然擁有EFH最大債權人這一“硬實力”,但其過往投資紀錄很難贏得監管機構的好感,該公司一直通過買入市值被低估公司的股票,然后通過絕對控股權來左右公司發展并從中獲利。然而,Oncor作為州公共事業公司,在實現經濟效益的同時,還要滿足社會公眾效益,并非一味追求盈利,因此艾略特希望通過Oncor在電力行業“分一杯羹”的野心,很難讓其順利獲批。
不管如何,“股神”和“禿鷲”這場難得一見的控股權之戰究竟鹿死誰手,我們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電小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